大家都了解不同地方的鱼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性,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鱼类不一样的“饮食”习惯,譬如 江、河、湖、库这种野外环境,鱼类一般习惯种子,小虫等天然的食物,人工饲养的钓场,就比较习惯人工的饵料配方,所以当到达一个钓鱼场地时,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原因,然后再确定你的鱼饵方法,活饵还是产品饵,颗粒还是粉饵等等!
第一大家说一下野钓,野钓的对象鱼一般为鲫鱼,鲤鱼,草鱼,活饵就不说了,大家说一下产品饵,第一大家要确定味型,初春和深秋建议以腥饵为主,夏天以香甜饵为主,野钓有一个问题非常头疼,就是不管何时,何地,用什么味型,都会有烦人的小鱼闹,这时饵料配方必须要清淡,此时饵料可以选择酒米,饵料配方尽可能和的软黏,降低饵料配方的雾化,同时可以让饵料配方迅速到底,也可以使用蘸麻团的方法。总之,闹小鱼就是两种思路,要么把小鱼喂饱,要么让小鱼吃不到。
然后大家在说说坑塘钓鱼,黑坑里面的鱼几乎都是被放钓过的,鱼的警觉性特别高,特别对饵料配方的雾化十分敏锐,所以大家打窝时要防止用粉饵类饵料,用粉饵打窝成效一定不好,对于这种喂养鱼,无论是打窝还是做饵都要贴近塘主用的饲料,饵料配方尽可能软黏,或者直接用颗粒,减少鱼的警惕性,让其放心就饵,如此无论是诱鱼还是中鱼,成效应该都很好!
夏天钓鱼,天气炎热,野钓时大家通常都是大鲫鱼为主,兼顾鲤鱼,此时的饵料配方配比一般为基础饵40%,主攻鲫鱼饵30%,鲤鱼饵10%,状况饵20%,最初时饵料配方应尽可能干散,如此可以迅速诱鱼,然后依据作钓状况再确定是拉饵还是搓饵,假如闹小鱼就用软黏饵,迅速落地,直接穿过小鱼层,不闹小鱼可以直接拉大球,静候大鱼上钩!
下面大家再说说各种状况的自制鱼饵是如何配比出来的,这个大伙一定都了解,就是饵水比的问题,最简单的开饵办法就是根据饵料配方包装袋后面的说明来开,通常都是1:0.8到1:1.5之间,小白把握不准可以用量杯, 倒入水之后迅速搅拌,搅拌完之后不要急于攥成团,静置一会儿,让饵料配方充分的吸收水后再攥团,反复用力挤压,将里面的空气挤出来,然后放几分钟,就能拉饵作钓了,值得注意的是搅拌时必须要飞速且均匀,如此可以防止产生硬块,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放水,后倒入饵料配方,这里应该注意一点,大家并非要完全根据说明书说的饵水比,要依据大家的实质状况增加或者降低水的比率,比如大家想开一款稍微硬一点且雾化好一点的饵料配方,就能少加一点水,说明书若是1:1的饵水比,大家就能加到1:0.9!
以上就是饵料配方用时的一些方法,所谓“钓无定律,钓无定法”,并非要死板的硬记,还要依据具体的鱼情具体剖析,不断做出调整,直到满足钓场鱼情的需要,这或许就是钓鱼的乐趣,在持续的斗智斗勇中获得胜利!